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
国际刊号:1671-5942
国内刊号:42-1655/P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5954 人次
 
    本刊论文
群体行为中的人群动力分析

  摘要:群体性事件是由各种社会矛盾所导致的集群行为,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且在近年引起了社会与学界的广泛关注,其诱发的动因成为了世界性课题。本文从人群动力学角度出发,通过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前沿的交叉性学科等不同理论视角对群体行为的源动力进行了阐释,期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论文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群体行为,人群动力学

    群体在聚集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经常会出现不定性与非理性等负面特征,甚至有时会发展成为暴力性事件与骚乱。其内在动因成为了近百年来众多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的研究目标,他们从各自的学术视角给出了相应解释,力图使得问题更加清晰与明朗。

    (一)群体行为与群体性事件

    从古斯塔夫·黎朋和西皮奥·西格尔时代起,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家就一直尝试着从理论上对群体行为加以概括:罗伯特·帕克认为,“集群行为是在公共和集体冲动的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换句话说,那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勒朋将群众视为“一群人的聚合”,而由个人聚合而成的群众具有“完全不同于组成它的个体特征的新特征……”。戴维·波普诺也指出,群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

    西方社会学家通常将集群行为(又称群体行为)定义为广义上的群体事件——基于某个特定或不特定的事件或目标,纠集一群不特定的人,本着其高潮的情绪,或请愿、或游行示威。而国内学者对于群体事件的把握则更多地遵循了狭义解释——即群体性治安事件(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法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行为)。

    (二)人群动力学理论

    长久以来对于群体性行为解释时,一部分学者将行为决定于外在原因(如行为主义),另外一些学者将行为决定于内在原因(如本能论)。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采用格式塔心理学观点,将个体行为变化视为在某一时间与空间内,受内外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勒温借用经典物理学中的力场理论简洁地阐释了群体行为的源动力: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部分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此即勒温的场论(field theory),他用场论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并用以下公式表示个人与其环境的交互关系:

    B = f (P· E) (B: Behavior 行为;P: Person 个人;E: Environment 环境;f: function 函数)此公式表明,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由此,将内外因论的有机结合成为了群体动力学的发展方向,勒温也成为了群体动力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在遵循与尊崇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社会学、心理学与前沿的交叉性科学视角对于群体行为的内外在动因进行有益探索,期望可以对人群动力学相关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二、群体动力的社会学维度分析

    群体行为最早的定义与研究源于社会学理论,从1921年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出版的《社会学导论》中开启的群体行为研究至今已经有进百年历程,群体存在于社会之中,将群体行为产生的动因置于社会环境中考察是其研究的本质方向。

    (一) 趋同性

    社会学研究表明,个体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去个性化的表现),这是群体得以形成并维持其整体性和保持其行动一致的基础性条件之一。基于此原因, 当个体在特定群体集结、情感亢奋昂扬的场面中,个人思想感情遭受弱化乃至泯灭,会不自觉地加入到集体意识中去。被置于群体意识环境下时,为了保持与群体行为的一致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由于自身个体的不一致而恐遭受排挤的利益考虑,常常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原有的看法和主张,而采取与群体所有人或群体中的大多数人相同的看法。个体失去独立的意志和自由的思想,异质性被同质性吞没,群体形成一种暂时一致性的行为状态。

    (二)价值累加

    斯梅尔塞认为:集群行为的产生都有一个确定的模式,可以把集群行为在发展的每一阶段理解为“追加价值”,其后才有最终产品,即集群行为的出现。该理论认为可以诱发群体事件的动因包括:

    (1)结构性助长:即有利于产生集群行为的社会结构或周围环境。

    (2)结构性压抑:任何使人感到压抑的社会状态,如贫困、冲突、不公平的待遇、难以捉摸的前途等。

    (3)普遍的信条:即人们通过对自己所处环境中问题的认定,形成的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信念,它使得人们通过对形势的了解而做好行动的准备。

    (4)突发因素:集群行为的点火器。

    (5)行动动员:群体内的领袖人物或鼓动者的鼓励和口号。

    (6)社会控制机制:即防止、抑制和疏导前五个因素的累积力量,一旦控制失败,集群行为便在所难免。

    (三)紧急规范理论

    在群体行为中由于相互间的社会影响,在处于紧急状态下,从个别人的可见行为中产生出了新的规范,这些规范确定了在集群环境中适当行为的标准,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时事件发展的态势。在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个别的行动者就可以为其他大多数成员确定规范。而集群一旦觉察到指导他们行动的新规范出现,就会感觉到执行它的压力。例如在群体性骚乱中,人群冲入超市中将大批的货架推倒并肆意抢夺,而那些不同意这一行为但同时保持沉默的人无意中支持了这一规范。而明显反对者无疑将会面临被冲击的现实危险。

    (四)控制转让

    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群行为中,受到群体情绪的感染,在一定情况下人们通常会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他人。当人们认为保持自主地位所付出的代价超过所获利益时,他们就可能将控制权转让给他人,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转让行动的控制权并不必然导致混乱,但如果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则很可能会发生集群暴乱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群体行为并非完全是非理性的,集群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其成员经过理性的权衡将自己行动的部分控制权转让给了他人。

    (五)自力救济

    所谓“自力救济”是指人民主观地认为自己的权益受损,社会正义不能伸张,因而采取法律之外的行动,也就是示威、街头抗议、封锁、强制性破坏活动等。拉采夫·特纳指出:从集群行为的性质来看,它只有(但并非总是)在现存的组织不能为人们的行动方向提供途径时才发生。台湾学者吕世明认为,“自力救济”导致群体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

    (1)沟通表达意见的渠道不够畅通。

    (2)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

    (3)法律未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4)经济问题带来的后果。

    (5)争取政治资源的群众路线。

    在我国,通过法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本是理性选择,但是群体通过法律诉讼的途径谋求利益的风险与经济成本较高,而获得收益较小并难以确定, 由此在制度层面上导致自力救济心理产生。

    三、群体动力的心理学维度分析

    心理学对于群体行为的关注同样是分析其动因的重要研究途径,从个体心理的细致分析来探求形成群体心理的源动力,对于群体行为的产生与发展给出了不同视角的诠释。

    (一)非理性潜意识

    非理性意识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非理性意识是人类的本能意识之一,对人类认知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与调节作用。

    在人群聚集的公开场合,人们常常表现出与日常生活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言行,即无意识统治下的非理性群体心理。这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广场效应,即为某一个目的而产生的群体在一个公开场合聚会,人们的心理会发生畸变,群体成员的情绪相互感染,失去自我,人性中无意识的非理性本能被迅速激发乃至无限放大,由于受到群体的感染而 产生了盲从,从而导致行为的非理性。

    (二)群体感染

    情绪感染是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等方式引起他人相同情绪的一种情绪模仿现象。在高密度的人群聚集场合,处于高度暗示状态的群体情绪极易受到感染,使人群达到狂热的状态。其通常表现为:

    1.循环式感染: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激发了他人的情绪,使他人激动起来,他人的活动反过来又感染自己,激起更加强烈的情绪。

    2.连锁式感染: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感染了另一个人,另一个的情绪又感染了第三个人,如此接二连三,使整个在场的人都受到感染而激动起来。情绪感染能够吸引和影响许多人,也许有些人原本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受到情绪感染的结果,使他们也由最初的好奇或兴趣,而深深卷入到情绪激动和狂热行为之中。

    (三)责任扩散与暗示心理

    个体通常会简单地认为群体行动是群体人员的共同一致行动,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有时甚至是迫不得已或出于无奈的自保。法律责任以明确的个体行为为基础,个体行为的法律确定性愈强,那么责任界限愈分明。群体行为以集群整体的形式出现,导致个人身份的隐蔽性,参与者由此产生责任分担、法不责众心理,主观上把将要发生的行为责任转嫁给群体。这种责任模糊、责任分散强化了匿名心理,使群体中的个体丧失正常行为的责任感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个体潜在的恐惧感消失,个体依靠群体壮胆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与此同时,群体事件的参与者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极易受到他人的暗示,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激发日常中的不满情绪与非理性因素,心理的暗示又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转化为行为的指引,偏激行为会逐步升级。

    (四) 匿名心理

    匿名心理的产生源于个性化的消失。美国心理学家琼斯和托尼在一项实验室研究中发现:人们是按照所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来采取相应行动的,但当匿名的条件越多,人们的攻击性就越大,人们采取冷酷和暴躁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在集群行为或群体性事件中,参与群体行为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面目出现,而是与群体中的一员与其他群体成员共同采取行动,个体行为被集体行为所淹没。个体暂时脱离了身份、家庭、职业角色,认为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一样,是匿名者,其身份和行为不易鉴别。群体中个体行为的一致性,还使个体容易抛弃道德、法律等社会规范的约束,敢于大胆行动,做出明显异于日常表现的举动。群体行为中无个性化倾向越严重,匿名心理越强,参与者的行为也往往更加自由化,自我约束力显著下降。

    (五)观众效应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观众在场时,某一行为的当事人往往会认为旁观者会自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这可能是较为重要的虚荣动机。在任何社会情境中,人们害怕被抛弃,总希望被别人喜欢和接受。当我们确实存在于群体当中或与他人共处同一环境时,这些动机更为强烈,周围观众可能与你没有丝毫关系,当事人都可能认为观众正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进行评价。在群体性事件的中期,观众效应特别容易发生作用。一种行为没人理会便罢,越有人看热闹当事人就会越来劲,尤其是记者和媒体的关注更令“骚乱”分子精神百倍。

    四、群体动力的交叉性学科分析

    现实世界中,从无生命的微观原子、分子到宏观星系,从有生命的简单细胞细菌到高等动物,普遍存在着有规律的群体行为,如生物学、物理学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关于群体行为动力的先进理论成果。目前,世界范围内从多学科与视角对于群体动力进行模拟的建模分析已经成为了群体行为科学领域一个新的“增长点”,且逐步形成将最新的理论成果与社会实践问题想结合的发展趋势。

    (一)基于物理学的群体行为分析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认识到从原子分子到星球星系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和斥力,存在势与场,物体沿综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和运动。而群体作为一个粒子系统,其系统中每个个体粒子都受到群体中其它粒子力的作用,从而形成粒子系统的宏观运动。力是维系群体运动的基本动因,这样复杂的物质运动通过力的作用可以进行很好的解释、证明和预测。

    由于人类本身存在物理属性,利用经典物理学中关于力相互作用的相关概念对于群体行为进行建模分析,已经成为了群体动力发展的方向之一,如消防、预防恐怖事件、应急事件中人群疏散等模型设计。通过对于群体行为动力的力学与心理学分析,依据力学原理与群体心理的应激状态下的反应特点,为大型活动(如亚运会、大型集会等)或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广场等)设计应急疏散模型与救援预案,如中国科技大学设计的人员紧急疏散动力学系统模型已经在众多大型活动中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

    (二)基于生物学的群体行为分析

    生物学家很早就观察到蚂蚁、蜜蜂、鸟、鱼等生物群体的集体行为具有很高的智能,受此启发,生物学家对群体中个体间的协调机制做了深入研究。生物学家对群居昆虫的研究表明,群居昆虫之所以能几乎遍布整个生物圈,是因为它们具备以下三个特性:灵活性(flexibility),稳健性(robustness)与自行组织(self-organization)。

    基于生物学的群体行为建模分析通过对底层生命体、生命体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交互进行建模,研究高层的自组织过程和行为涌现性,通过对生物群体行为中本质的发掘来解释人类社会中群体事件的动因与解决策略,如Anderson等人在Renolds鸟群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受约束的群体模型,约束包括角色的位置约束、群体的重心约束和群体的形状约束,已经进入成果实践阶段。

    (三)复杂系统理论中的群体行为分析

    上世纪90年代,著名遗传算法发明人约翰·霍兰提出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该理论将群体性行为看做复杂系统,认为群体结构的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以及自适应能力等特点是群体动力的重要动因。基于CAS整体行为并非各部分的简单叠加组合,利用CAS非线性原理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动因进行建模分析已经成为了复杂系统理论在集群行为中的重要研究方法。此方法虽然仍处于探索性阶段,但对于群体行为研究的独特视角已经为众多学者看好,成为了群体行为研究领域又一新的分支。

  参考文献:

  1.Daniel:《Group Dynamics for Teams》,【M】Sage Publications,2001。

  2.(法)让·梅松纳夫:《群体动力学》【M】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十版。

  3.(美)戴维·波普诺,李强等 译:《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十一版。

  4.(美)乔治·瑞泽尔,D.J.古德曼:《现代社会学理论(英文影印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5.(法)古斯塔夫·勒朋。《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6.周晓虹:《集群行为:理性与非理性之辩》【J】社会科学研究,1994 (5)。

  7.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9)。

  8.王志明,胡斌:《复杂系统下群体行为的建模与模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6)。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